首页 > 蚕病防治 > 微粒子病 >

微粒子病的基本信息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。

 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传染病,可通过胚种进行传染,已被养蚕国家列为蚕种生产唯一的检疫对象。

微粒子病是一种慢性病,病程比较长,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病症。蚕期发病,往往表现为群体发育不齐、个体差异大和尸体不易腐烂等症状。
 
1.小蚕期病症
 
胚种传染的蚁蚕,孵化不齐,收蚁后疏毛迟或不疏毛,体色暗,发育缓慢,重者当龄死亡,轻者可至4龄。蚁蚕若食下孢子,多出现迟眠蚕或不眠蚕,发病情况与胚种传染的蚁蚕相似。2~3龄感染的,可到大蚕期发病。
 
2.大蚕期病症
 
大蚕期发病一般是小蚕期感染的,病症比较多,不蜕皮蚕、封口蚕、起缩蚕、斑点蚕等都有发生,上簇时往往发生不结茧蚕。
 
 
解剖蚕会发现,病蚕的中肠上有很多白色斑点,丝腺上有白色斑块。
 
3.蛹期病症
 
表皮无光泽,有的出现黑斑,腹部松弛膨大,反应迟钝。
 
4.蛾期病症
 
发病轻的蛹可羽化,但较正常蛹迟,羽化后不能展翅或展翅不良,有些翅脉上出现水泡或黑斑;羽化时胸腹部鳞毛易脱落,腹部膨大,节间膜松弛,甚至可看到腹内卵粒。重病蛾的交配能力较差,产卵不正常且卵粒少。
 
5.卵期症状
 
卵粒少,卵形不整,大小不一,排列不规则,多重叠卵,附着力差,容易脱落,不受精卵和死卵多。催青时常有死卵、不孵化卵或孵化时死蚕现象。
 
蚕、蛹、蛾和卵期如果是轻度感染或感染初期则症状不明显。
 

1.肉眼鉴定
 
主要是根据本病在蚕、蛹、蛾和卵等不同发育阶段的病症和群体的症状来进行鉴定。如果家蚕出现蚁蚕疏毛迟或不疏毛,大蚕出现不蜕皮蚕、封口蚕、起缩蚕、斑点蚕,蛹期出现腹部松弛膨大、反应迟钝,蛾期出现秃蛾、大肚蛾等症状,都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。
 
如果解剖病蚕的丝腺,发现有乳白色斑块的病变时,可作出确诊。
 
2.显微镜鉴定
 
蚕卵、小蚕取整体,大蚕和蛹取中肠,蛾取腹部。在取样中加入碱液(1%~2%的氢氧化钠或2%的碳酸钠等),用研钵充分研磨,做成临时标本,用显微镜检查,如有微粒子孢子存在,则确诊为微粒子病。
 
成熟的孢子饱满,为卵圆形,未成熟的孢子则为梨形或纺锤形。孢子折光性强,呈淡绿色,往往沉在标本底层。
 
如出现真菌孢子、花粉等在形态上与微粒子孢子类似的物体,可借助酸处理和染色的方法加以区分:在样本中加入碘液,花粉呈紫色;在样本中加入30%盐酸,27℃放置10分钟,真菌孢子不变形,微粒子孢子则变形消失。
 
在蚕的不同形态检查微粒子孢子,蛾最容易检出,卵最难检出。

1.传染来源
 
由于微粒子病是全身性病害,所以病蚕的卵壳、蚕粪、尸体、蚕蜕、尿液、蛹壳、蚕茧、鳞毛等都有微粒子孢子的存在;同时微粒子病又是一种慢性病,病蚕在表现病症之前就已开始排放微粒子,这些都是传染来源。
 
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病源物的污染和扩散,就会使整个养蚕环境遭受污染。蚕室地表土、各种用具上的灰尘、蚕丝,甚至桑园中都能检测到微粒子孢子,再加上家蚕微粒子还可以感染桑尺蛟、桑螟、桑毛虫、桑卷叶蛾、野蚕、菜粉蝶和美国白蛾等野外昆虫,因此,如果治虫不力,就会使传染来源变得更加广泛,使野外昆虫的微粒子反过来感染家蚕,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 
2.传染途径
 
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播途径分为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种。微粒子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经胚种传染的家蚕病害。
 
(1)食下传染食下传染分两种情况:一种是卵壳传染,另一种是桑叶传染。
 
①卵壳传染:即蚁蚕在孵化时食下了黏附在卵壳上的微粒子孢子而感染,只要做好卵面消毒即可防止,因此发生较少。
 
②桑叶传染:即蚕食下被微粒子孢子污染的桑叶而感染。桑叶传染的发生机会比较多,如果蚕室、蚕具和采桑用具消毒不彻底,或桑园中有微粒子孢子存在,桑叶都有可能被微粒子孢子污染;蚕座内的病蚕粪和病蚕尸体中的微粒子孢子也会导致桑叶被污染;未经腐熟的病蚕蚕粪直接施入桑园,除可致桑叶被污染外,还会引起桑园害虫的感染,造成家蚕被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。
 
(2)胚种传染 这是微粒子病有别于其他传染病的一种传播方式,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。雌蚕染病以后,体内的微粒子孢子寄生于蚕卵胚胎中,导致下一代蚕发病。一般家蚕在4~5龄感染本病以后,就有可能发生胚种传染。

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播途径分为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,因此,切断这两种传播途径是控制微粒子病危害的根本措施。
 
1.加强检查,杜绝胚种传染
 
(1)母蛾检查 母蛾检查是制造无毒蚕种、杜绝胚种传染的关键措施。蚕种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,认真做好母蛾的抽样、袋蛾、储藏、运样和镜检工作,原种实行全部抽样,全部检验;一代杂交种实行部分抽样,部分检验。如果发现病蛾,必须按规定淘汰蚕卵。
 
(2)补正检查补正检查是指从母蛾检验合格的蚕种中,取少量的蚕卵提早催青(28~30℃,相对湿度80%)使其孵化,或者饲养几天后再行镜检,以补救母蛾检验可能出现差错的一种措施。
 
如果检出微粒子病,必须按照规定淘汰处理。
 
(3)预知检查 预知检查是指为了确切掌握原蚕饲养中微粒子
 
病的发生情况,以便尽早采取措施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,从饲养到制种过程中进行的微粒子病检查。
 
在原蚕的饲养过程中,将各龄发育不正常的蚕按区号入袋,待其自然死亡后镜检,如发现微粒子孢子则按区号淘汰,并严格消毒以防传染。
 
取早熟或迟熟的蚕放在小簇中营茧,在27~29℃、80%~85%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提早化蛾,研磨、过滤和离心后进行镜检,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该批蚕种是否制种,以达到减少经济损失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。
 
(4)建设无毒原蚕区 最好选择相对独立的点,进行环境病原的分布、饲养技术、桑园条件、养蚕设备等多方面的调查,对符合条件的才能定点养蚕。定点后要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,严格执行原蚕饲养规程。
 
2.严格消毒,防止食下传染
 
消毒是为养蚕提供一个没有微粒子孢子环境的重要措施,是切断微粒子孢子传染的有效方法,因此,全面、严格的消毒工作是防治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保证。
 
(1)对蚕室、蚕具、贮桑室、族具及养蚕环境进行严格消毒,消毒药剂要用到用足。
 
(2)处理好病蚕、蚕蜕、蚕沙及病蛾,不能饲喂家畜、鱼、家禽等,病蚕及病蛾要用2%的福尔马林处理后深埋或与蚕沙堆制肥料,待充分腐熟后用作肥料。
 
(3)及时防治桑园害虫,防止与家蚕交叉感染。如桑园发现微粒子,要及时用0.3%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叶面消毒。
 
3.加强管理
 
(1)淘汰发育不正常蚕、蛹和蛾。
 
(2)做好计划,尽量就地制种,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外地桑叶避免微粒子的传入。
 
(3)对引入的蚕种做好检查工作。

咨询热线:
18559900230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客服二
官方微信站:
公司官网: http://www.yulecansuo.com